缠师讲坛-解构缠论,成就缠迷!

搜索

20150410中国制造2025规划将于近期颁布 涵六大领域试点

[复制链接]
szwangcw5 发表于 2015-4-10 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缠迷您好,关注了这么久,何不登入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

x
本帖最后由 缠缠缠 于 2015-4-10 06:47 编辑

经济金融导读:
  • 十机构预测3月CPI同比增长1.6% PPI下降4.8%
  • 中国将建巴基斯坦天然气管道 打通陆路运输线
  • 中国制造2025规划将于近期颁布 涵六大领域试点
  • 习近平将应邀访越南 中越成立海陆金融3个工作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缠缠缠 发表于 2015-4-10 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机构预测3月CPI同比增长1.6% PPI下降4.8%
预测月度宏观数据 和讯网隆重推出“和讯预测”
2009年06月05日23:26 来源:和讯

  从2009年6月起,和讯网将每月推出“和讯预测”系列宏观经济数据,分别邀请十大经济学家和十大券商机构对上月度CPI、PPI和当季度GDP数据进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模型、通过加权平均的方式得出“和讯预测”之“经济学家宏观经济数据预测”和“机构宏观经济数据预测”。
  作为中国财经网络门户,和讯网同时也是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并在成立以来的10多年里专注收集资本市场与财经领域的信息和数据,拥有独立而且丰富的数据库和众多学界、机构资源。“和讯预测”的推出既是对这些丰富数据及资源的有效整合,也是希望将这些信息专业加工后更好的服务于广大网友,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
  宏观经济数据历来为投资者所重视,因其不仅可反映经济整体走势,更具指示市场风向的功能。相比其他数据,CPI、PPI和GDP三大数据更是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缠缠缠 发表于 2015-4-10 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将建巴基斯坦天然气管道 打通陆路运输线
2015-04-09 08:20:52 来源:华尔街见闻

  《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援引巴基斯坦官员消息称,本月中国主席习近平访巴期间,中国将与巴方签署协议,帮助建造伊朗至巴基斯坦的液化天然气管道,以解决巴基斯坦能源短缺问题。中国也将因此打通从海湾地区至中国的陆路能源运输线。
  本月初伊核谈判达成框架协议,取得实质性进展,伊朗的能源出口限制有可能放松。此次修建的天然气管道将从中获益。在这之前,美国曾因为该项目威胁巴基斯坦要对其进行制裁。
  该管道将大大有助于改善伊朗和巴基斯坦两国的紧张关系。长期以来,由于巴基斯坦与伊朗的对手沙特、美国等国走得很近,伊巴关系一直比较紧张。
  目前,伊朗境内的900公里管道已经完成,伊方已多次要求巴基斯坦完成该国境内的另一半工程。巴基斯坦已就该项目与中国进行了数个月的谈判。
  巴基斯坦目前正在与中石油商讨巴基斯坦境内从西部港口瓜达尔至南部信德省讷瓦布沙阿巴的管道建设。该部分的工程长达700公里,大约将耗资20亿美元,中方预计将提供85%的贷款。
  剩下的从瓜达尔至伊朗边境的管道将由巴方独立筹资建设。
  如果液化天然气管道最终建成,来自海湾地区的油气资源可以直接通过瓜达尔港上陆运往中国西部地区,无需经过地缘政治局势复杂、航路漫长的印度洋与马六甲海峡。
  巴基斯坦是中国的长期盟友,中巴经济走廊与中国的“一带一路”规划也紧密相连。去年11月巴基斯坦总理访华期间,与中国签订了19项合作协议和备忘录,相关协议价值高达420亿美元,主要集中于能源电力行业以及中巴经济走廊沿线工业园区建设等。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本月19日正式访问巴基斯坦,该行程此前已至少推迟了两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缠缠缠 发表于 2015-4-10 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制造2025规划将于近期颁布 涵六大领域试点
2015-04-09 04:39:5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耿雁冰 张梦洁

  核心摘要
  3月18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的通知》以及《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正式启动智能制造试点。根据今年两会期间工信部部长苗圩的表述称,智能制造不仅是两化深度融合的突破口,也是工业互联网的切入点之一,在未来20年中,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至少可带来3万亿美元左右GDP增量,应用工业互联网后,企业的效率会提高大约20%,成本可以下降20%,节能减排可以下降10%左右。
  21世纪宏观研究院分析师 耿雁冰
  特约分析师 张梦洁

  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呼之欲出的大背景下,蕴藏巨大的投资机会。
  作为中国版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的预热,3月18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及《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正式启动智能制造试点。根据今年两会期间工信部部长苗圩的表述,智能制造不仅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突破口,也是工业互联网的切入点之一,在未来20年中,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至少可带来3万亿美元左右GDP增量,应用工业互联网后,企业的效率会提高大约20%,成本可以下降20%,节能减排可以下降10%左右。
  由此,在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回流、发展中国家低端制造业优势突出的国际分工格局下,中国从制造大国升级制造强国的抓手已经明确—发展智能制造,其是两化深度融合、德国工业4.0、美国产业互联网概念背后的最大公约数。
  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的“中国制造2025”,预计将于近期对外颁布,规划将通过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发展、高端装备创新五大工程来落实。同时,智能制造的政策红利更在于,除了总文件外,未来将建立“1+X”规划体系,比如智能制造规划,或者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规划。
  规划:六大领域试点行动
  智能制造是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结合,涉及众多行业产业,聚焦智能制造试点的关键环节,有助于准确把握与其相关的产业投资机会。
  而根据智能制造试点通知,将分类开展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服务等6大重点行动。从中可以发现,试点中瞄准的6个方向,各具针对性。
  第一,针对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更准确的说是生产方式的现化化、智能化。根据通知要求,在以智能工厂为代表的流程制造、以数字化车间为代表的离散制造分别选取5个以上的试点示范项目。其中,在流程制造领域,重点推进石化、化工、冶金、建材、纺织、食品等行业,示范推广智能工厂或数字矿山运用;在离散制造领域,重点推进机械、汽车、航空、船舶、轻工、家用电器及电子信息等行业。
  第二,针对产品的智能化,体现在以信息技术深度嵌入为代表的智能装备和产品试点示范。也就是把芯片、传感器、仪表、软件系统等智能化产品嵌入到智能装备中去,使得产品具备动态存储、感知和通信能力,实现产品的可追溯、可识别、可定位。根据通知,在包括高端芯片、新型传感器、机器人等在内的行业中,选取10个以上智能装备和产品的集成应用项目。
  第三,针对制造业中的新业态新模式予以智能化,也就是所谓的工业互联网方向。根据通知,在以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开发、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推行试点示范,比如,在家用电器、汽车等与消费相关的行业,开展个性化定制试点;在钢铁、食品、稀土等行业开展电子商务及产品信息追溯试点示范。
  第四,针对管理的智能化。在物流信息化、能源管理智慧化上推进智能化管理试点,从而将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理念融入企业管理。
  第五,针对服务的智能化。以在线监测、远程诊断、云服务为代表的智能服务试点示范。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安筱鹏认为,服务的智能化,既体现为企业如何高效、准确、及时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并实时响应,也体现为产品交付后对产品实现线上线下(O2O)服务,实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两股力量在服务的智能化方面相向而行,一股力量是传统的制造企业不断拓展服务业务,一股力量是互联网企业从消费互联网进入到产业互联网。在以上三个方面总共选取10个以上的试点示范项目。
  21世纪宏观研究院认为,上述五个方面,纵向来看,贯穿于制造业生产的全周期;横向来看,也基本囊括了中国制造业中的传统和优势项目。如果综合来看的话,我们予以重点推荐重大智能装备以及与新业态新模式相关的偏服务化制造业。
  看好这两大板块,一是基于政策考量。3月25日的国务院会议提出的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10大重点领域多属于此类,此外,今年工信部将与相关部门就智能制造重大工程开展论证。二是基于可能性而言,中国在智能装备上已有一定基础,同时新业态新模式的制造业是顺应“互联网+”以及制造业服务化的大趋势。
  现状:仅10%企业实现高水平智能制造
  就中国智能制造的现状而言,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特别是在智能化方面。相比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发力智能制造的发达国家,中国智能制造发展起步已经晚了几十年。
  业内专家表示,目前中国企业智能化水平参差不齐,仅有10%左右的大企业智能制造水平较高,尚有90%的企业智能化程度未成熟。苗圩在两会期间公开的数据表明,智能制造应用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线上比重较大。近五年,中国工业企业在研发设计方面应用数字化工具普及率已经达到54%,在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中,生产线上数控装备比重达到30%,上述两个领域智能化应用年均增长4个百分点。
  根据德勤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13年调研200家制造企业所发布的首份中国智造现状及前景报告显示(如表一所示),中国智能制造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同样也是大部分处于研发阶段,仅16%的企业进入智能制造应用阶段;从智能制造的经济效益来看,52%的企业其智能制造收入贡献率低于10%,60%的企业其智能制造利润贡献低于10%。
  而90%的中小企业智能制造实现程度较低的原因在于,智能化升级成本抑制了企业需求,其中缺乏融资渠道影响最大。德勤的调研显示(见表二),年收入小于5亿元人民币的企业中,50%的企业在智能化升级过程中采用自有资金,25%为政府补贴,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融资各占11%。而企业收入规模大于50亿元人民币的企业,其智能化升级资金来源中自有资金占67%,银行贷款占比25%。整体而言,中小微型企业的银行贷款比例低于大中型企业,占企业数量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只能依靠自有资金进行智能化改造。
  不过,智能制造水平较低,意味着夯实发展基础的必要性,同样也意味着后续发展潜力的巨大。21世纪宏观研究院梳理发现,近年来,全国多个地方都在谋划智能制造发展,包括上海、浙江、江苏、天津、安徽、重庆、河南、辽宁、四川、青岛、北京、广东、黑龙江等省市都在摩拳擦掌,或成立机器人、工业4.0 或工业互联网等与智能制造相关的联盟,或出台具体产业规划(见表三)。此外,上市公司机器人、博实股份(002698)等也与高校、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机械科学研究总院联合航天科技(000901)、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国内知名产学研计23家机构联合发起成立“中国智能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在智能制造试点通知中,也提到将探索设立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智能制造发展基金,对于国产化能力不强的机器人行业而言,有望享受到政策扶持,此前设立的集成电路产业投资资金便是先例。
  突破:从机器人智能装备开始
  一般来说,智能制造涵盖智能制造装备、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服务,从表三不难发现,智能制造装备是智能制造发展的核心突破点。发达国家制造升级的过程中,是以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装备作为抓手,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也不例外,机器人不再是简单代替人工作业,实际上是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帮助各行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节能增效的现代化生产及管理。
  一方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与国家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型相契合。继2013年中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市场后,2014年中国继续蝉联这一桂冠。国际机器人协会(IFR)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5.6万台左右,增长54%,远高于全球工业机器人27%的销量增速。在“十二五”期间,国家亦是针对机器人产业出台多项政策,在智能制造的大势下,政策红利有望继续释放。
  另一方面,90%尚未实现智能制造的中小企业,将是机器人应用的潜力市场,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中国机器人的主要应用在市场汽车、电子电气、食品饮料、塑料橡胶等细分行业,但中国作为制造业第一大国,220多种产品的产量世界第一位,有些产品的产量已经达到全球生产能力的百分之五六十以上,所以,自动化升级所衍生的需求也应实现供给的多元化。
这一判断,是基于对中小企业在智能化升级过程中的比较优势。对于用户个性化和定制化需求,中小型企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其能对产品设计、生产过程和服务流程进行再设计,根据收场灵活动态调整方向,从而实现贴近客户需求,智能化生产的目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缠缠缠 发表于 2015-4-10 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习近平将应邀访越南 中越成立海陆金融3个工作组
2015-04-09 07:46:20 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中越联合公报发布 中越引渡条约签署 习近平将应邀访问越南
  中越成立海陆金融三个工作组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8日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李克强指出,中越成立海上、陆上、金融合作三个工作组,有利于双方构建陆海统筹合作的新格局。中越联合公报昨日发布,双方签署了中越引渡条约等合作文件。习近平接受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邀请将访问越南。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8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李克强指出,中越成立海上、陆上、金融合作三个工作组,有利于双方构建陆海统筹合作的新格局。希望双方切实按照三头并举、协同推进的原则,将彼此发展战略与规划更好对接,开展海上共同开发、陆上互联互通和金融等领域合作。我们愿同越方于年内尽早启动北部湾湾口外海域共同考察,进而推动湾口外海域乃至更大范围海域共同开发取得实质进展。
  李克强强调,中方愿同越方加强多边领域经济合作,在大湄公河、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等次区域机制中开展务实合作,更好造福两国和本地区人民。
  阮富仲说,越方愿同中方加快推进海上、陆上、金融三个工作组的工作,按照已达成的协议和共识,就海上问题加强磋商谈判,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共同维护和平稳定的环境。
  公报
  中越联合公报发布 早日达成“南海行为准则”
  关键词:边贸
  积极研究商签《中越边境贸易协定》
  应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的邀请,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阮富仲于2015年4月7日至10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正式访问。
  双方一致同意,重点在以下领域深化合作:
  ——继续发挥好中越双边合作指导委员会等两党两国间交流合作机制的作用,统筹推进合作,协调解决问题,服务于两国人民利益。实施好《落实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行动计划》。
  ——落实好两党合作计划,继续办好理论研讨会,推进两党对口部门交流合作,就党的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治理等加强经验交流,深化党政干部培训合作。
  ——落实好《中越2012-2016年经贸合作五年发展规划》,推进落实重点合作项目清单和双方业已签署的各项经贸合作协议。促进双边贸易稳定、平衡、可持续增长,中方鼓励中国企业扩大进口越南有竞争力的商品,双方积极研究商签《中越边境贸易协定》(修订版)。尽快协商并确定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共同总体方案,切实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
  关键词:工作组
  成立基础设施合作工作组等多个工作组
  双方宣布正式成立基础设施合作工作组和金融与货币合作工作组。同意加强上述两个工作组同海上共同开发磋商工作组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各领域合作全面发展。
  ——加强在外交、国防、执法和安全等领域交流合作。继续做好年度外交磋商,拓展两国外交部间交流合作。保持两军高层接触和防务安全磋商,加强两军边防友好交往,妥善管控分歧,深化军队党务和政治工作经验交流,加强人员培训合作,继续举行海军北部湾联合巡逻和军舰互访活动。深化安全和执法领域合作,加强安全对话,有效落实双方业已签署的合作机制和合作协议,加强在反恐、禁毒、打击电信诈骗、出入境管理、边境管控、网络安全等领域合作,保护对方国家驻在本国的机构、企业和人员安全。
  ——继续发挥好中越陆地边界联委会作用,落实好两国陆地边界有关法律文件,尽早签署《合作保护和开发德天瀑布协定》和《北仑河口自由区航行协定》,共同维护边境地区稳定和发展。发挥好中越陆地边境口岸管理合作委员会作用,加强双方边境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提升两国边境口岸开放合作水平。加强双方边境省(区)合作,促进两国边境地区共同发展。
  关键词:海上问题
  早日达成“南海行为准则”
  双方就海上问题坦诚交换意见,强调恪守两党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认真落实《关于指导解决中越海上问题基本原则协议》,用好中越政府边界谈判机制,坚持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寻求双方均能接受的基本和长久解决办法,积极探讨不影响各自立场主张的过渡性解决办法,包括积极研究和商谈共同开发问题。共同管控好海上分歧,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DOC),并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早日达成“南海行为准则”(COC),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的行动,及时、妥善处理出现的问题,维护中越关系大局以及南海和平稳定。
  双方一致同意,推进海上共同开发磋商工作组工作,加强低敏感领域合作,稳步推进北部湾湾口外海域划界谈判,积极推进该海域共同开发,年内尽早启动北部湾湾口外海域共同考察。
  关键词:签署
  签署中越引渡条约
  双方签署了《中国共产党和越南共产党合作计划(2016-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引渡条约》、《中国中央电视台与越南电视台合作拍摄电视专题片谅解备忘录》等合作文件。
  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邀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尽早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习近平对此表示感谢并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站地图

QQ|更新日志|版权声明|小黑屋|手机版|国恒缠师缠论谈 ( 鲁ICP备2022038653号-2 )

GMT+8, 2025-4-4 07:17 , Processed in 0.083491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快速回应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