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师讲坛-解构缠论,成就缠迷!

搜索

[缠迷论道] 20150326社会民生

[复制链接]
szwangcw5 发表于 2015-3-26 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缠迷您好,关注了这么久,何不登入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

x
本帖最后由 fengjiaxin 于 2015-3-26 06:31 编辑

导读:
  • 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新安排”威力有多大?
  • 四个字把住干部的家底子和钱袋子
  • 三问地方权力清单:用制度理性遏制权力任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engjiaxin 发表于 2015-3-26 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huilrs 于 2015-3-26 06:50 编辑

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新安排”威力有多大?
2015年03月25日 15:57:36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25日电(记者华春雨、朱基钗)
   
“扩大抽查比例”凸显威慑作用 “凡提必查”严防“带病提拔”
  ——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新安排”威力有多大?
  记者近日从中央组织部获悉,中组部在去年底已对做好2015年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作出安排。目前,全国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已基本完成了个人有关事项的集中填报工作,并就本人填报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郑重向组织作出书面“承诺”。
  根据“新安排”,中组部将扩大随机抽查比例,从今年1月起实行“凡提必查”制度,进一步加大抽查核实力度,强化抽查核实结果的运用,并建立干部诚信档案。
  据介绍,2010年来我国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开始集中填报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这项被称为“中国特色的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如何运转,效果怎样,威力有多大?新华社记者用数字和实例进行阐释。
  150万名领导干部需签“承诺”书  “家事”“家产”都要申报
  要求政府公职人员申报财产等个人事项,在许多国家是通行的做法。我国的集中探索和实践主要依据是2010年5月中办国办修订印发的《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
  根据规定,我国的报告主体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据统计,2014年全国向组织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领导干部达150万名。
  按照要求,今年填写报告事项需要签“承诺”书,确保所填内容已与家人进行了认真核对,承诺所填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在报告内容方面,我国要求领导干部报告的事项内容有14项之多,报告表要由报告人亲笔填写。其中,涉及“家事”方面的有8项,主要包括本人的婚姻变化情况、配偶子女从业情况等;涉及“家产”方面的有6项,主要包括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的房产、投资等情况。
  据了解,这些事项中还包括很多子项和需要勾选的项目,要报告的内容可谓细之又细。比如,房产信息要细化到具体地址和交易价格,在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的房产情况一项中,关于房产来源,就需要写明是购买、继承、接受赠与还是其他来源。在报告持有股票的情况时,还需要填写股票名称及代码、持股份额以及填报前一交易日股票总市值。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分析指出,不管是报告主体还是报告内容,这一制度设计都充分考虑了中国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在中国‘小官未见得小权’,县委书记只是正处级,但其掌握的权力、控制的资源可不小。局长夫人说话可能会被当做是局长本人说话,把申报内容规定到‘家事’和‘家产’是十分必要的。”
  “扩大抽查比例”“凡提必查”建立“干净做官”倒逼机制
 “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过去由于申报受理部门缺乏权威性,公众也缺乏了解官员申报情况的途径,导致监督流于形式。
  2014年1月,中组部印发《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办法(试行)》,在全国正式启动抽查核实工作,亮出了两把“利剑”——随机抽查和重点抽查。随机抽查体现普遍性,每年集中开展一次。重点抽查体现针对性,对拟提拔的考察对象、拟列入后备干部人选对象、群众举报反映的对象等进行核实。
  中组部2015年工作“新安排”明确提出,在去年基础上,还要将随机抽查比例由目前的3%—5%提高到10%。同时突出抓好重点抽查,从2015年1月起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凡提必查”。
  两把“利剑”从存量和增量两个方面,不仅可以揭出一些领导干部的“不良家底”,更能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对“干净做官”起到倒逼作用。
  “五个一律”威慑作用显现 “裸官”将难以藏身
  制度规定,检查结果的运用坚持“五个一律”:即凡是填报不规范或错报、漏报的,一律要求重新填报或限期补报;未如实填报的,一律要求领导干部本人作出说明;有意瞒报的,一律不得提拔任用,不得列入后备干部人选;发现违规问题的,一律责令其限期改正;涉嫌违纪违法的,一律将问题线索移交纪检监察机关调查处理。
  中组部“新安排”还规定:要研究细化抽查核实结果处理政策。重点针对故意欺瞒组织、不如实报告的行为,以及家庭房产、收入等“合法性”存疑的问题,明确政策界限,细化处理规定。
  随着这一制度大网的拉开,“裸官”难以藏身。据统计,2014年结合开展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全国共有3200余名副处级以上干部报告了配偶或者没有配偶但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情况;近千名在限入性岗位任职且配偶或子女不愿意放弃移居的领导干部,被调整了岗位。
  2014年,中组部抽查核实中管干部、省部级后备干部等1550名,各地各单位抽查核实厅局级、县处级领导干部60170名。有5名拟提拔中管干部被取消提拔资格,有数十名厅局级、县处级考察对象被取消提拔资格。
  以湖北为例,该省2014年共抽查核实了1896名领导干部,其中200余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被责成作出书面说明或受到批评教育,10名拟提拔县处级以上考察对象被取消提拔资格,6名省管干部移交省纪委调查处理,在当地领导干部中产生了很大震慑。
  扎牢制度之笼 专家认为向社会公示准备了条件
  专家认为,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的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正在逐步完善,该制度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约束和警示作用将逐步显现。
  “我们既有主动抽查核实的机制,又用‘五个一律’来给制度通上电。像这样明文规定,对号入座的刚性制度要求,在其他国家并不多见。”辛鸣表示,这些都为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体系构建了一个很好的框架,也为进一步实现信息向社会公示准备了条件。
  湖南商学院教授王明高指出,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国家普遍的财务与金融监管水平较高,所以财产申报与公示制度的施行效果比较好。他建议,要使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有效有力实施,还需辅以以薪养廉制度、公民信用保障号码制度和金融实名制度等配套制度,形成完备的体系。
  据了解,按照《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在总结近年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有关部门目前正抓紧修订《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重点就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的主体范围、报告内容的调整补充、查核结果的运用等进行完善,使报告内容更有针对性,报告程序更加完善,报告结果的运用更加有效。
  同时,有关部门还将修订完善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汇总综合、抽查核实、结果处理等配套制度,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体系,让报告制度真正成为从严监督管理干部的利器。
  “做得好的,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并不断完善,同时还要在检查制度设计漏洞、扎牢制度之笼等方面下功夫,在更全、更大和更严上继续做下去。”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部教授李拓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engjiaxin 发表于 2015-3-26 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engjiaxin 于 2015-3-26 06:59 编辑


四个字把住干部的家底子和钱袋子
2015年03月25日 10:48:57 | 责任编辑: 李晶瑶 | 来源: 新华时政

127619376_14272509129621n.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engjiaxin 发表于 2015-3-26 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engjiaxin 于 2015-3-26 08:12 编辑

用“制度理性”遏制“权力任性”
——三问地方权力清单制度

  新华网北京3月24日电(记者赵超、安蓓、黄小希)“有权不可任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简政放权的表述引起热议。遏制权力的“任性”,需要制度的“理性”,在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推行权力清单正是一项重要举措。权力清单究竟什么样?在政府简政放权中将发挥什么作用?如何保证其有效实施?
pic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engjiaxin 发表于 2015-3-26 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权力清单什么样?
新华网北京3月24日电(记者赵超、安蓓、黄小希)

权力清单什么样?
  简政放权是本届政府开门第一件大事,2013年国务院各部门取消和下放了416项行政审批事项,2014年又取消和下放了246项,今年还要再取消下放一批。
  数百项行政审批事项,有的涉及企事业单位,有的涉及公民个人,如何了解哪些事项还要政府来审批?怎样知道政府还有哪些审批权力?以清单的形式一一列明无疑是一个好办法。
  去年年初,国务院决定向社会公开国务院各部门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清单,以锁定各部门行政审批项目底数,接受社会监督。
  “公开权力清单是建立阳光政府的重要步骤,能够让公众知道政府的权力边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董克用说。
  权力清单是什么样的?记者打开中央编办官方网站,看到这里列出了60个国务院各部门的权力清单。打开其中的发展改革委,明确标明该部门共有行政审批事项26项,各项目以01001至01026的编码一一列出,每个项目都详细介绍了项目名称、审批类别、审批对象、设定依据等信息,让人一目了然。
  “中央政府层面公布权力清单只是第一步。地方各级政府本身承担着大量行政审批事项,加之要接得住、接得好国务院部门下放的权力,实施地方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才能让简政放权更深入、更有效。”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一些地方政府进行权力清单试点。比如浙江温州,在权力清单中将行政审批事项分为10类,在此基础上结合网上政务大厅建设,让各部门对每一项行政权力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亮出权力的运行程序、环节、期限等。
  一份合格的地方政府权力清单如何出炉?专家指出,各级政府要重点抓住“清权、减权、制权、晒权”等主要环节。
  据中央编办负责人介绍,地方政府在编制权力清单过程中,要在全面梳理现有行政职权基础上,大力清理调整并依法审核确认行政职权,然后优化权力运行流程,这样才能让权力清单有用、实用、管用。
权力清单有何用?
  权力清单公布后,法无禁令皆可为。市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被充分激活,将释放出“乘法”效应,为中国经济提质增效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
  据了解,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将按照职权法定和市场优先原则,对政府部门现有行政职权进行全面梳理,凡是市场能够自我调节和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自担风险、自律管理的事项,政府不再干预。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提质增效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下行压力较大,依靠短期刺激政策等手段拉动增长的做法已经难以为继。“管住了政府,就放活了市场。权力清单以外的市场和企业都可以做,这将最大限度给市场和企业松绑减负。”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范柏乃说,这将为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创造条件,为企业创新、大众创业提供更多机遇和更好环境。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秩序还很不规范,公共服务总量不足、分配不均的问题还很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政府履职不到位有密切关系。
  “权力清单将推动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说,权力清单实际上也是责任清单。通过权力清单,可以进一步明确不同层级政府和部门职能,把该负的责任负起来,把该管的事管住管好。
  推行权力清单制度还是规范权力运行、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的重要途径。
  在宁夏盐池县,权力清单明确县委书记共计拥有27项职权。“以前有些权力没有法律依据,有的通过红头文件自行设定,有的权力边界不清晰。通过确权,确保各项权力来源合法,行使有据。”盐池县委书记赵涛说。
  范柏乃说,这有利于消除权力寻租和设租空间,从源头上切除滋生腐败的链条。有利于进一步推动行政权力阳光透明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切实推动政府依法行政。
权力清单咋落实?
  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但长期以来,政府部门存在层级之间、部门之间有些职责不明确的问题,职责交叉重叠现象仍比较突出。这往往导致部门之间在职能交叉地带相互推诿扯皮,令群众、企业无所适从。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的指导意见》,对公布权力清单作出了相应要求。根据指导意见,地方各级政府对其工作部门经过确认保留的行政职权,除保密事项外,要以清单形式将每项职权的名称、编码、类型、依据、行使主体、流程图和监督方式等,及时在政府网站等载体公布。
  在范柏乃看来,目前,同一政府职能部门的权力,在不同地方可能存在数量、范围、流程图等方面的差别。指导意见明确了权力清单的主要内容,有助于推动其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他同时指出,指导意见要求公布权力“依据”的做法,让那些仅凭“红头文件”或领导讲话就“非法出生”的权力,再也站不住脚。
  “任何权力都要依法依规。让权力清单落到实处,不仅要挤出那些不合法合规的‘权力’的水分,也要提高简政放权的含金量。有的工作如果在基层单位可以办理得更合理高效,上级部门要敢于放权,敢于自我革命。”范柏乃说。
  值得注意的是,权力清单的公布并非一劳永逸。指导意见要求,权力清单公布后,要根据法律法规立改废释情况、机构和职能调整情况等,及时调整权力清单,并向社会公布。
  有权必有责,用权必负责。专家指出,划清权力的边界不能沦为政府部门“不作为”的挡箭牌,责任清单的跟进正是为了解决好“必须为”的问题。
  指导意见明确,在建立权力清单的同时,要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逐一厘清与行政权相对应的责任事项,建立责任清单,明确责任主体,健全问责机制。
  范柏乃建议,责任清单应涵盖主要责任、实施细则、承办部门、监督电话、追究机制等内容,不仅有利于公众监督,对公职人员也能起到警示作用。
  此次的指导意见还提出,要大力推进行政职权网上运行。对此,相关专家认为,把职权的运行“晾晒”在网络上,是从过去的权力封闭运行模式向公开透明的一大转变,让一个个步骤、环节变得一目了然,这既是对权力清单的落实,也推动了行政审批效率的提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engjiaxin 发表于 2015-3-26 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engjiaxin 于 2015-3-26 07:26 编辑


把权力的“家底”晒出来!
新华网北京3月24日电(记者赵超、安蓓、黄小希)

  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通过推行这项制度,把政府部门的权力和责任以清单形式明确下来,公之于众,接受监督,也是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基础,必须夯实筑牢。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民主法治进程不断加快,政府治理能力取得长足进步。不过,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期待相比,政府的工作理念、管理内容、运行方式、治理水平还存在诸多不适应的方面。
  首先,有些政府部门长期以来对自己拥有多少权力并不十分清楚,层级之间、部门之间有的职责还不明确,职责交叉重叠问题仍比较突出。只有对现有行政职权全面梳理、清理调整、依法审核,才能搞清政府的权力“家底”,让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自身到底有多少职权心中有数,并更好地履职尽责;让层级之间、部门之间进一步厘清职责关系,解决多年来群众反映强烈的部门职责交叉、相互推诿扯皮等问题;让机构、人员根据其行政职权得到更加科学合理配置。
  另一方面,我国经济正处于提质增效、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靠短期刺激政策等手段拉动增长的做法已经难以为继,迫切需要大力简政放权,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只有给行政权力“做减法”,明确列出权力清单,切实做到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才能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权责边界、促进简政放权,从根本上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为企业创新、大众创业提供更多机遇和更好环境。同时,只有把权力“晒”出来,也才能进一步改变政府权力运行过程不够透明、权责不对等、对权力的监督不够有力等问题,让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进而消除权力寻租和设租空间,实现对腐败现象釜底抽薪。
  此外,权力清单也是责任清单。简政放权的过程中,“自由落体”不行,该管的事没人管了不行。当前社会上时有发生的不讲诚信、假冒伪劣等现象以及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的存在,其实都与政府相关部门履职不到位密切相关。只有在建立权力清单的同时,积极推进责任清单,才能进一步促进不同层级的政府部门进一步明确职能,把该负的责任负起来,把该管的事管住管好。
  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也势必触动一些部门和一些人的利益“奶酪”,这是对地方各级政府执政能力的一项“大考”。只有把有利于服务人民、有利于群众办事作为推行这项制度的出发点,敢于攻坚克难,善于科学实施,着力解决社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才能让公众切身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变化。也只有严格按照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务,抓好清权、减权、制权、晒权等主要环节,才能为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继续把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步伐引向深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engjiaxin 发表于 2015-3-26 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地方权力清单实施起来是啥样?——皖苏浙三省试点追踪
2015年03月24日 22:39:11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合肥3月24日电(记者杨玉华、凌军辉、岳德亮)

  “公布省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今年是在省一级公布,明年推向市县一级,晾晒清单,让社会监督。”面对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许下的庄严承诺,各地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如何实施?记者就此采访了先行试点省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皖苏浙三地,看地方权力清单实施取得的成效进展和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权力含金量几何?——要“割肉”不要“剪指甲”
  用药安全是百姓关注的焦点,然而药品质量出了问题,药品生产审批部门有无责任,是哪个环节的责任,往往说不清楚。在安徽,去年10月开始公布实施的政府部门权力责任清单则有效改变这一局面。
  记者在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行政权力责任清单上看到,位列1号的权力是“药品生产行政许可权”,清单上不仅详细列举了这项权力的法定实施依据,还详细列出该权力在行使中的责任事项和追责情形,一旦出现“对不符合条件给予审批或越权审批的”“审批后不履行监督职责”等问题,都有对应的问责。
  “有了这样的清单,政府权力透明,责任事项明白,权力不能再任性,老百姓也更放心。”一家药企负责人说。
  作为率先探索推行权力清单的省份之一,安徽省从2014年4月份开始在包括安徽省食药监局在内的全省75家省直单位探索实施省级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公开工作。依据简政放权的改革要求和相关法规对上述省直单位的审批、处罚等10类权力进行大摸底、大清理、大晾晒。在浙江和江苏,类似的工作去年也同样展开。
  亮出权力清单的过程实质上是对政府部门权力的自我“割肉”过程。“哪些权力要取消、哪些权力要下放,都涉及部门的切身利益。”具体负责清单编制工作的安徽省编办副主任郭本纯说。在安徽,历时半年经过政府部门、法律专家、社会征求意见等“几上几下”程序,最终梳理纳入权力清理范围的省级75家单位权力事项基数是5405项,经审核,减少3693项,精简超过68%。在浙江和江苏,最终确定的省级政府部门权力也精简超过40%以上。
  如今,上述省份的权力责任清单不少已经在政府网上全文公布,供公众点击浏览,每一项权力不仅列出实施主体、承办机构、实施依据、办理时限等,还有责任事项和追责情形,权力运行流程图一目了然,以实现“行政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
  不过,采访中,一些参与权力清单编制的人士也提出,建立科学的权力设置标准是决定权力清单“含金量”的前提。“权力、责任清单是个新事物,权力怎么列、责任怎么定都是个新问题。”一位参与地方权力清单编制工作的专家指出,少数单位把一些本应该取消的事项也进行打包处理,或者把风险大的权力事项和审批事项推出去,把有利可图的审批权抱在手中。这种“合并同类项”的办法实质是一种简政放权的数字游戏。
  “自己清理自己手中的权力,恰如自己清理自己的办公室,谁会把有用的东西扔出去?这其中有多少削减的权力是‘割肉’,又有多少削减的权力形同‘剪指甲’值得关注。”这位专家说。
  问责谁落实?——要防止清单“挂在墙上、踩在脚下”
  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亮出来了,审批少了,群众办事是不是方便了?
  “现在办证,比想象中还要快,早上申请,下午就有人打电话通知来取证了。”在江苏省淮安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城管局服务窗口,天仁药房老板王女士一大早赶来领取临时占道经营搭建审批证。“按规定要3个工作日,没想到当天就办好了。”王女士连声表示意外。
  江苏省编办主任俞军说,从2014年7月起,江苏省编办经过几上几下,历时3个月,最终形成了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和行政权力清单。但他们发现,行政审批过程中仍存在的“一长四多”,即办理时限长、中介多、盖章多、收费多、材料多的现象,为此省编办探索建立与“权力清单”相对应的“责任清单”,确保各部门权责对等,防止清单“挂在墙上、踩在脚下”。
  “有权就有责,如果没有责任和追责,单纯地公开权力清单,难以发挥社会监督和制约作用。责任清单如同给权力套上一道‘紧箍咒’。”俞军说。
  在江苏淮安市政务服务中心食品药品监督局窗口,工作人员王柏年向记者展示了一张分管领导的授权书,他说:“以前变更企业负责人还要找领导审批,现在窗口一站式搞定,有的甚至只需在网上提交材料,不需要到现场勘查,审查合格就可以直接办理。”王柏年表示,现在政府部门的权力和责任都明明白白亮出来,如果不按章操作,就会被追责,这让他们很有压力。
  不过,记者也发现,目前的责任清单往往只是晾晒,谁来问责、谁来追责尚不明确。浙江一位企业负责人说,责任清单是有了,但对企业来说,如果政府部门不按权力清单办事,他们也无能为力。
  “有权必有责,但问责须落实。”郭本纯认为,亮出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只是第一步,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公布后,谁来监督执行,出现问责情形谁来追责,还需要进一步细化的制度保障。
  权责清单进市县——要确保“最后一公里”落实质量
  “以前市民申请办理户外广告许可证后,还要准备所有材料再到路段大队申请办理临时占道搭建审批证,要跑很多腿才能办好所有手续。如遇到大队管理任务繁重,就可能将审批时间拖延下来。”安徽淮安政务服务中心市城管局窗口负责人汤锦芳告诉记者,如今按照权力清单的要求和流程,只要市民提出申请,工作人员必须一次性告知备齐所有材料,并安排人员前往现场勘察,只要符合条件,材料齐全,窗口当即就可以发证。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明确表示,明年将在市县一级全面推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在皖苏浙三地,市县权责清单也在陆续推行中。其中,浙江省在去年6月不仅把省级政府的权力清单在网上公布,还把市、县级权力清单也同步上网公布,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市县三级统筹设计、梯次推进权力清单。
  “市县一级的行政权力是与老百姓利益联系最密切的权力,在市县一级推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将有效防范行政权力在‘最后一公里’被滥用。”浙江省编办主任鞠建林说,在市县一级推行权力清单以来,一些市县行政部门的自由裁量权得到有效规范,企业办事更加高效便捷。
  据了解,目前市县权力清单的编制各地做法不一,有的由省级层面监督制定,有的由市县自行制定。如何保证市县权力清单的科学制定便成了试点地方反映突出的问题。一位地方编办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为了应对制定权力清单,某地公安部门专门成立20人小组,对着法律条文编制了1400多项行政权力,只为尽可能多留一些权力在手中。
  “推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是限制政府部门自身权力,是革行政机关自己的命。这对许多市县基层政府部门来说,从思想上开始恐怕并不积极和主动。”安徽滁州市委书记李明在调研中也发现类似问题,在该市推行权力清单的过程中,一些部门仍然把权力清单当成筐,什么权都想往里放,“甚至有些权力连单位一把手自己也不清楚。”李明认为,这反映了“有权必有责、用权必负责”的理念还未深入到基层政府官员的脑海中。
郭本纯、鞠建林等人认为,权力清单是简政放权、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招,目前省级层面推行权力清单拥有机构、人员、专家队伍等多重优势,权力清单落实的“最先一公里”问题不大,关键在如何保证“最后一公里”的落实质量,如何建立科学的市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定办法,明确“有进有出”的权力动态调整办法,将是市县权力清单制度的最大考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天高风清 发表于 2015-3-26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新闻组的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站地图

QQ|更新日志|版权声明|小黑屋|手机版|国恒缠师缠论谈 ( 鲁ICP备2022038653号-2 )

GMT+8, 2025-4-4 07:24 , Processed in 0.093198 second(s), 5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快速回应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