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师讲坛-解构缠论,成就缠迷!

搜索

20150401|澈水清泉|解缠

[复制链接]
可可芭蕾 发表于 2015-4-1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缠迷您好,关注了这么久,何不登入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

x
提要:
1. 20150401早盘点评
2. 20150401收盘点评
3. 教你炒股票17:走势终完美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16
(出处: |缠论坛)



图1.png

昨天尾盘小级别背驰引发本级别上
超过3835.57后即进入本级别趋势背驰段
观察上涨力度是否能引发背驰
进入本级别背驰段 操作减磅至半仓

(问: 怎么判断是否背驰?)
连接一个回调后的两段走势相比较 弱就是背驰
最简单的方法是看macd
2015-04-01 11:42
看吧
图2.png

收盘时的强力拉升 让本来背驰了的走势不背驰了
再向左看
两段盘整也是背驰的变种
再向左看 红绿角线和走势有背驰
图3.png

大盘这一波没触及之前的高点
图4.png

今天光缆等新能源股比较活跃 一带一路投资热点发酵中
主力涨完周边概念再涨
吃饭去了
下午见

===分割线===

2015-04-01 12:17
关于仓位
我们团队目前买卖股票的仓位是比较保守的
这是建立在对行情确定程度上来分配的
新手的操作 即使在牛市中 也不应满仓
而一个成手 即使在熊市中 满仓进出都是正常的

2015-04-01 15:03
开场.png
2015-04-01 15:10
图5.png

图6.png

图7.png

2015-04-01 15:13
今天向下整理
明天要上冲了
看上冲力度
我们还有3分之1仓位没入场
上冲后卖出策略晚上统一说

现在说大盘
图8.jpg

看红箭头的起始点

2015-04-01 15:21
是有一点跳空的
图9.png

而跳空上涨出现的啥走势嘞
我们看到从昨天尾盘开始的上涨到今天 也只是走的跳空上涨后的盘整

2015-04-01 15:24
3835.57的这个点之后没有像样的确认
我们按照上图的斜率 下个交易日后继续上涨到3835.57的点位正常形成5分钟级别的趋势背驰

2015-04-01 15:29
我们对应的策略是 大仓位持有 创新高即把仓位调整到50%及以下
现在市场的热点开始往一些小盘股转移
除中国联通涨停外 其它权重没对指数做更多贡献
联通的涨停也预示着电子通信传媒类个股的补涨行情

2015-04-01 15:37
明天的行情 权重不能有力支撑指数 创新高即超短线级别背驰

下面是缠论时间

===学缠时间===

教你炒股票17:走势终完美
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16
(出处: |缠论坛)

因为在实际操作中,面对是都是鲜活的、当下的,而正如《论语》所说的,“由知、德者,鲜矣!”,必须直面这种当下、鲜活,才能创造。而在任何一个走势的当下,无论前面是盘整还是趋势,都有一个两难的问题:究竟是继续延续还是改变。例如,原来是在一个趋势中,该趋势是否延续还是改变成相反的趋势或盘整,这样的问题在当下的层次上永远是“不患”的,无位次的。任何宣称自己能解决这个两难问题的,就如同在地球上宣称自己不受地球引力影响一样无效,这是任何面对技术图形的人都必须时刻牢记的。但这个两难的“不患“,在“所有级别的走势都能分解成趋势与盘整”的“不患”下,又成了其“患”,就因此可以位次(该问题的理解,可以参考本ID关于《论语》相关章节的解释)。正因为当下的走势是两难的,也就是在不完美到完美的动态过程中,这就构成了其“不患”而位次的基础。“走势终完美”,而走势“不患”地可以分解成趋势与盘整,换言之,“趋势终完美,盘整也终完美”。


以上的核心思想是 走势因两难的问题形成未解之患
两难的未解之患分为趋势未解之患和盘整未解之患
也就是说任何走势的当下 都是患的
都是或然的

而随着时间推移 过去的患终要完成
而他完成的同时 又会形成新的患
我们把走势推移的过程概括来讲 即是
趋势终完美和盘整终完美 统称走势终完美

这一段话的意义在于 把趋势和盘整归纳为了一种有或然条件的必然
这段话的应用:

2015-04-01 15:55
我们梳理出必然条件之后 归纳出接下来可能的情况是否对我们有利 一旦所有的或然结果都是对我们有利的 只是有利的程度不一定 那么这就是值 我们去操作的机会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
欢迎关注晚上7点后的数据分析 和晚上8点的明日操盘策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站地图

QQ|更新日志|版权声明|小黑屋|手机版|国恒缠师缠论谈 ( 鲁ICP备2022038653号-2 )

GMT+8, 2025-4-4 07:23 , Processed in 0.10409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快速回应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