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师讲坛-解构缠论,成就缠迷!

搜索

20150320社会民生

[复制链接]
缠缠缠 发表于 2015-3-20 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缠迷您好,关注了这么久,何不登入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加入

x
导读:
  •   新华全媒头条:亚投行为什么令人心动
  •   全国两会后的第一个星期三

新华全媒头条:亚投行为什么令人心动
  新华网北京3月18日电(记者金旼旼)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募集最后期限即将到来前,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这四个欧洲国家“扎堆”提出申请,让很多国际观察家大呼意外。
   其 实,如果认真研究中国倡导并筹建亚投行的宗旨和意图,就不应大惊小怪。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长,造福亚洲,为亚洲发展注入新动力,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 提议创建亚投行,只是对现有国际治理秩序的增益和补充,旨在同现有多边开发机构相互补充,加强合作,共同促进亚洲和世界的经济繁荣。
  共享亚太发展红利
  在错过成为第一批正式意向创始成员国后,英法德意四国为何最终选择申请加入亚投行?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清醒地意识到,中国以及整个亚洲将毫无疑问地成为未来全球经济活力最强的地区,亚洲成为任何国家都不能放弃的“价值投资”宝地。
  比利时布鲁塞尔当代中国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傅立门对新华社记者说,欧洲四国申请加入亚投行的主要考量,是“为了参与一项在世界发展速度最快地区的重大经济倡议”。亚洲经济在腾飞,其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使亚洲成为潜力无穷的投资沃土。
   据 介绍,初期亚投行将主要向主权国家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主权贷款。今后亚投行也将考虑设立信托基金,针对不能提供主权信用担保的项目,引入公私合作伙伴关系 模式(PPP),通过亚投行和所在国政府出资,与私营部门合理分担风险和回报,动员主权财富基金、养老金以及私营部门等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亚洲发展中国家的 基础设施建设。
  欧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丹尼尔·格罗斯也认为,欧洲四国是看到了中国的地区影响力,可以为欧洲在亚洲区域的投资提供“中国担保”,增强投资保护。这证明了中国在促进欧洲与亚洲区域合作的重要纽带作用。
  善谋势者方能成大事,通过合作分享发展趋势带来的红利,是中国和其他国家在亚投行创立问题上走到一起的根本原因。回顾过去三十多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放下偏见、寻求合作者都成功分享到了巨大的中国发展红利,这也是中国将硬实力转变为软实力的基础所在。
  增益国际金融治理
  客观来说,像亚投行这样一家服务于地区的专门性开发银行,不可能改变世界银行和现有地区性开发机构在全球发展进程中的主导地位。亚投行是补充和增益、而非挑战和替代全球治理秩序。
  世界银行行长金墉日前在东京就对设立亚投行,以及英国加入亚投行表示欢迎,并指出世行和亚投行具有巨大合作潜力。
  据亚洲开发银行预计,到2020年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额将高达8万亿美元,按照目前的资金能力,即便是世行、亚洲开发银行和亚投行加起来,也远远难以填满这个缺口。因此,这是一个大到没有人可以单独吃完的蛋糕,合作意味着所有人可以分得更大的一块。
  布鲁塞尔智库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弗雷德里克·埃里克松对新华社记者说,亚投行既非一种侵蚀既有多边机构的企图,也非一种按照中国利益需求重建世界权力结构的倡议。
  在某种程度上,亚投行所发挥的“鲶鱼效应”将推动现有国际机构的改革。不可否认,世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构成全球经济治理秩序的三大基础性机构,或多或少出现了低效和运营成本过高等问题。
  “亚投行的兴起,搅起世界多边机构一池春水,引发竞争模式,这对全球而言,无疑有利。全球治理机构标准将逐渐提高,”美国新闻博客网站《赫芬顿邮报》的评论可谓公允。
  不是对抗而是互补
  有人宣称,亚投行的成立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件”。不过,这种说法其实不符合中国倡导成立亚投行的宗旨。正如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所说,业务定位为准商业性的亚投行不应变成国家之间博弈的机构,不应搞政治化。
   针 对美国方面有关亚投行在环保标准和透明度等方面的担忧,楼继伟说,不同国家对亚投行有不同看法也是正常的,大家可以进行充分交流。作为一家政府间性质的多 边开发机构,亚投行将按照多边开发银行的模式和原则运作,“亚投行将吸收和借鉴现有多边开发银行在治理结构、保障政策方面好的做法,关注环境、移民问题 等。”
  的确,亚投行不应当成为中美对抗的舞台。实际上,正在努力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的中美两国拥有广泛共同利益,肩负重要的共同责任,应该变赢者通吃为各方共赢,共同做大亚太发展的蛋糕,共同促进亚太大繁荣。
   彼 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荣休所长弗雷德·贝格斯滕在日前发表的《美国应该加入亚投行》的文章中说,中美应在亚投行问题上加强合作。他写道:“美国还应鼓励世行 和其他现有多边贷款机构与亚投行密切合作。这样,亚投行项目就能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积极角色,并受益于中国不断增强的发挥建设性全球领导力的意愿。”
  世界需要亚投行,亚投行也需要世界。因此,发达经济体的加入值得欢迎。并且中国政府也一再表明,亚投行是一个旨在提供公共产品的开放性合作平台。中方欢迎更多的国家加入这个开放、包容的机构,共同为亚洲和全球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亚投行吸引力何在?
  新华网北京3月18日电(记者郝亚琳、韩洁)由中国倡导并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这几天成了国际“热词”。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赶在创始成员国资格确认截止日期前,申请作为意向创始成员国加入。一旦获批,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的数量将增加至31个。
  亚投行缘何得到各国尤其是欧洲国家积极响应?它的吸引力何在?
  亚投行将造福亚洲人民
  “建立亚投行是要造福亚洲人民。亚洲各国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缺乏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多一些投资融资平台、渠道对于亚洲发展有利。”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全国两会期间明确表示,目前已有27个国家表示要参加亚投行并作为创始成员国。对于尚未加入的国家,创始成员国的资格确认截止日期为3月31日。这意味着,如果申请得晚,将失去成为亚投行创始成员国的机会。董事会成员和普通成员的权益是不一样的。
  财政部表示,中方将在收到书面确认函后,根据多边程序征求现有意向创始成员国的意见。如顺利通过,这些国家将于两周后正式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
  “这些国家看好亚投行,说明他们看好亚洲的发展潜力,认可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中的影响力,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说。
  欧洲大国加入有利于评级
  根据《筹建亚投行备忘录》,亚投行的法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初始认缴资本目标为500亿美元左右。目前,各意向创始成员国同意以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的经济权重,作为各国股份分配的基础。
  “英法德意等国的加入有利于亚投行的发展。这些国家经验丰富,可以为亚投行的内部治理结构、章程制定、不良资产处理带来可借鉴的做法。它们的加入会提高亚投行的信用评级,在未来发债券融资时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长期关注亚投行的国际问题专家姚枝仲说。
  张宇燕表示,欧洲国家参加亚投行的内部治理结构也为一些比较困难的决策提供了回旋空间。
  亚投行是开放包容的机构
  亚投行是国际发展领域的新成员。中方一再强调,亚投行是开放包容的多边机构,与现有多边开发银行是互补而非竞争关系。
  姚枝仲认为,与其他多边机构相比,亚投行性质不一样,定位不一样,任务目标也不一样,不存在竞争关系,也不存在挑战关系。中国倡导筹建亚投行,是因为区域基础设施需求大。“亚投行的参与,不是减少了大家做项目的机会,而是增加了所有多边开发机构的机会。”
  洪磊还认为,亚投行是创新做法,有利于国际金融机制推进,有利于完善全球金融治理。
  亚投行将高标准筹建
  针对美国等个别国家对亚投行的一些担忧,姚枝仲说:“实际上,中美两国在投资协定、环保项目等方面一直在进行沟通,理念也趋于一致。美国所担心的项目标准低、不透明等问题,亚投行完全可以避免。”
   此 前,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已明确表示,亚投行将充分尊重和借鉴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多边机构的有关标准和好的做法,制订严格并切实可行的高标准保障条款。 他同时指出,亚投行也将努力避免现有多边开发银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保障政策过于繁琐等,以降低成本和提高运营效率。

全国两会后的第一个星期三
  明确《政府工作报告》责任分工 确保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经全国人大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政府对全国人民承诺的“责任书”。
  会议确定了今年政府工作12个方面62项重点任务和责任单位。
  会议强调:
  一要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二要加快培育“双引擎”。
  三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各项工作抓细抓实、一抓到底
  部署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加快农业现代化
  会议通过《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确定:
  优化农业生产布局,严格保护耕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采取深耕深松等方式提升耕地质量,到2020年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8亿亩高标准农田。
  向体制改革要潜力,在稳定家庭经营的基础上,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出水平。
  实施水土资源保护、农业农村环境治理等重大工程,促进节约高效用水,防治农田和养殖污染,加强森林、草原、湿地、河湖等保护,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确定改进口岸工作政策措施  促进扩大开放和外贸稳定发展
  在现有基础上再取消和下放一批涉及口岸通关及进出口环节的审批事项,全部取消相关非行政许可审批,不得违法设定或变相设定审批。
  改进通关服务,提高非侵入、非干扰式查验比例,加强口岸执法政务公开,坚决取缔进出口环节违规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进一步规范经营服务性收费,推进通关无纸化。
  创新大通关协作机制,加快跨区域、跨部门大通关建设,推进全国一体化通关,由“串联执法”转为“并联执法”,积极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优化口岸布局,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建设,建立和完善通关管理和质量安全监管系统。
   国务院常务会这一年(2014年两会~2015年两会期间)共召开41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其中30次在星期三召开。谈到领域和改革问题次数:财税金融 15次,创业、创新、就业14次,经济结构调整10次,市场化改革10次,行政体制改革7次,对外贸易7次,社会保障7次,科学、教育、文化、体育7次, 医药卫生7次,农业农村5次,基础建设5次,全面工作4次,土地住房3次,生态环保3次,反腐3次,灾害救助2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站地图

QQ|更新日志|版权声明|小黑屋|手机版|国恒缠师缠论谈 ( 鲁ICP备2022038653号-2 )

GMT+8, 2025-4-4 07:30 , Processed in 0.080582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快速回应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